
黄泥三尺深,抗灾人心齐。平江遭遇历史以来最大洪水,受灾情况之重、范围之广超乎想象。三阳乡作为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,5小时内降雨量超300毫米以上,累计降雨量超700毫米。在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中,三阳乡涌现了一批勇于担当、冲锋一线的先锋模范,用行动彰显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。
(刘汉杰冒雨检查山塘水库)
自6月22日平江县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以来,作为分管防汛工作副职,刘汉杰坚守岗位10余天,白天前往各山塘、水库、尾矿库进行险情巡查;晚上则带领干部在便民服务中心值班值守,吃、住全在单位。7月1日,三阳乡突降暴雨,5小时内降雨量超过300毫米,刘汉杰与乡主要领导从凌晨4点开始进行应急叫应,直到当天深夜情况逐渐明朗后才在办公室沙发上进行简短休息。在全乡电力、通讯、交通全部瘫痪的情况下,除南尧村捶拱洞一口万亩山塘出现轻微险情外(排险及时未造成损失),三阳乡7座小二型水库,32个尾矿库全部运转正常,无一人伤亡。
“好想念我儿子,除了那天回去拿换洗衣服,已经十多天没见到他了。”刘汉杰说道。他的办公桌上,有一盒已经空了的布洛芬,因长时间睡眠不足,每当头痛难忍时,他总会拿起一颗,含水吞下,转身再次投入工作。
(袁兴发驾驶铲车清理塌方)
袁兴发,万古村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。
自从全县启动防汛三级响应以来,袁兴发的身影总是穿梭在万古村的各个角落。上户走访、值班值守、灾害巡查,这些,本不是袁兴发的本职工作,但他却始终无条件地执行......
只要有需要的地方,就会有袁兴发。7月2日,天空逐渐转晴,万古村的主干道上,袁兴发正驾驶着铲车在如火如荼地清理着淤泥。附近的村民说:“大暴雨后,村上大部分道路损坏严重无法通行,这边被困的村民都没有办法转移,袁兴发就赶紧开着自己的铲车过来了,连夜在道路清理淤泥、运送垃圾。”
袁兴发同志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,主动向前,勇担重任,接受住了组织和人民的考验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。
(陈潭江清理路边倒塌树木)
“作为村上的后备干部,又是党员,我有什么理由不冲锋在前?”12个小时的连续作业,早已疲惫不堪的陈潭江讲下了这样的一句话。
7月1日,突如其来的洪水将甲更公路金安段道路全部冲毁,行人车辆均无法通行。此时,陈潭江的家中已被洪水没过一楼,牛场也被大水冲垮,经济损失超过5万元。面对家中的遭遇,他放下了对家人和财产的牵挂,全身心投入到了村级救灾抢险工作。12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后,简单休息了5个小时,陈潭江又顶着烈日带领党员志愿者清理路面淤泥和垃圾,为国家电网对清水片区抢修工作和救灾物资的送达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抢险处逆行的身影
是对“共产党员”的最美诠释
大水中泥泞的身体
是对“生命财产”的全面守护
电话里嘶哑的声音
是对“群众安全”的庄严承诺
奉献无声 却震耳欲聋
谨以此篇
献给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
责编:三阳乡党政办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